开启左侧

参展艺术家:曾健勇专访

[复制链接]
lihuanhuan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7-18 1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生夏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
  学术总顾问:范迪安
  学术主持:刘庆和
  策展人:程辰
  参展艺术家:(以年龄排序)
  章燕紫、朱雅梅、曾健勇、孙晓枫、杜小同、
  秦修平、党震、秦艾、贺祖斌、徐华翎、
  杭春晖、王煜、徐钢、祝铮鸣、孙浩、朱小坤、
  黄威、王亚崴、王宏州、靳骐沣、张萱子
  展览执行:王昫、杨茹
  展览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
  壹美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春生夏长

  曾健勇
  Zeng Jianyong
  1971年出生于广东澄海
  1994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
  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助教进修班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春生夏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曾健勇专访
  个展
  2017年 “戏法” (索卡艺术 北京)
  2016年 “编年史” (東京画廊+BTAP 北京)
  2015年 “应许之地” (索卡艺术 台北,台湾)
  2015年 “遗失之地” (東京画廊+BTAP 东京,日本)
  参展
  2019年
  “自然的双重性”西安2019山水画邀请展(崔振宽美术馆 西安)
  “水墨新进”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之预热平行展(武汉美术馆 武汉)
  2018年
  “体用一源:面向未来的水墨艺术” 2018·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三周年特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折山图Ⅱ:扫描.山水——关于山水问题的当代艺术现场”(苏州寒山美术馆 苏州)
  “开放源” 2018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罗湖美术馆 深圳)
  2017年
  “雕塑四十年·第一回展(2008-2017)”(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深圳)
  “敲山震虎” 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金鸡湖美术馆 苏州)
  “2016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
  2016年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漫天·寻》 360X55cmX3 纸本水墨 2016
  访谈记录
  我最开始的水墨创作,画了一批《大队长》,当时因为我儿子读书时碰到了一些障碍,我试图表现一群看着很优秀的小孩,但是他们是不开心的。在学校里面每个最优秀的孩子会当上大队长,他们手臂上有三道杠,戴的是黑领巾,瞪着眼睛,抿着嘴唇。看了作品后,有的人说他们是迷茫的,有人说是天真的,有人看了觉得有压力。后来我一直关注跟成长有关的题材。
  中间有一个转变,有一年我去了西班牙,参观了一些大教堂,感触很深,因为小的时候我的家庭是一个基督教背景,那时候宗教还不能自由,我家被当作教堂,星期六唱歌,星期天做礼拜,由于这种幼年的经历,对每个人的印象都比较深刻,后来我又把这些孩子的形象嫁接到一些跟宗教相关的氛围里,然后画了一批头号人物,规训者这一系列。
  后来对这种宗教题材探讨越来越深入,很多思维方式,或者表现的内容往宗教的那边去靠。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偶然的触发,可能是生活的、社会的、政治的、或者是电影。这种感受每天都会发生,但创作者要捉住一个自己的主线,不能很随意的到处采摘,而是有线路、有线索的。如果你觉得很深刻的,并考虑如何用水墨的方式,从材料和语言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它,并且是长期的去创作、去体现,把这个感受牢牢的抓住。这是我一直想实现的一种方法论,就是如何把感受转换成画面。

《山涧人家》 宽5米 综合材料 2017
  作品的解读,其实有很多种可能性,这里面还存在着误读,有人看到的是批判,有人看到的是美好,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我试图让它更开放一些,而不是指向唯一的结果。所以我会留一些线索在画面上,让观者自己去寻找去解读。这个挺像一个游戏的,是一个无限的游戏,你布的线索越多,里面的关系越复杂,你埋的坑越多,大家解读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就觉得更好。

《山间堂》 宽8米 综合材料 2017

《逵路 The Road》 宽5米 综合材料 2015
  在创作过程中,你肯定要找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状态,不然没办法维持这种长年累月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这种状态肯定是自己最舒适的,你可能做其它事的都会累,但在这种状态反而就不累。就像你去长跑,累的气喘吁吁,但你还愿意跑的那种状态,会觉得是这种痛苦一旦你愿意承担的话,它好像就不止于此。
  创作中痛苦瞬间是长期伴随的一种状态,这种痛苦就是跟自己较真的那种状态。在外围看来肯定也是痛苦的,有时候你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试图去表达,但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路径或者方法的时候,处在自我怀疑的状态,这种可能就是外界认为是一种痛苦的状态。
  但这种痛苦过程往往就会迸发出一些特别好的作品。创作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一个过程,它肯定有一个美好的东西吸引人,但中间会一直伴随的这种的痛苦。

《山居图》01 宽15米 综合材料 2018

  我前段看了一本书叫《心流》,它描述的是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稍微超过你能力一点点,你能够得心应手,又必须去努力进入一种忘我状态,它就实现一种心流,把它描述为一种最好的那种状态。其实我作为一个创作者,包括我自己也会体验到那种状态,有时候没有进入这种状态,会有意地带领自己进入这种状态,这种有点够又够不着,又可以争取到的状态,其实就是所说的如何跟自己相处。

《山居图》02 宽15米 综合材料 2018

  最大满足就是一直在尝试、在试错、在放弃,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有一套很完整很清晰的一个思路,这时候可能就会比较满足的。包括我从一开始特别想说我得到一种方法,然后用在立意上、用在空间上,当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个体系之后,我就比较有满足感了,觉得自己在搞建设,虽然会走弯路、会做破坏,但都是短暂的,最后发现你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答案就在风中飘》 综合材料 2017
  我的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的共通性,外界看来我的立体作品,好像从平面从画面上走出来,觉得两个可以放一起是很协调的,对我来说,其实背后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一致的,先从二维开始,后来变成三维。做三维的过程也是先有草图,先有平面,最后才有立体。从材料出发,然后把体验转换成作品,也验证了我的创作方法论是成立的。
  在当代艺术的整个大环境来谈,当代艺术有一个很大特征,它不仅限于平面的东西。如果放在水墨的领域来谈,大家都在寻找水墨的当代性。如何把水墨变成立体,其实也好多人都在做尝试,那么我也找到我自己的一种方式。
  大家看到的当代水墨,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复古性的原汁原味的中国画。一种就是用西方当代艺术的理念,利用了水墨的一些元素或者一些材料。两者之间之间还有各种变化。我是从材料入手解决水墨的问题,如何将方法平移,从平面变成立体,最后变成空间。当代艺术里面碰到的立体和空间的问题,我想用水墨的方式去解决。这是我自己的一个题目,我的工作就是在解题。

《编年史》 宽10米 综合材料 2017
  水墨当代性是以材料的视角来审视当代性这个问题。虽然它只是一种材料的属性,谈到水墨,就必然跟中国传统的好多就会勾连在一起,这个题目也很大。
  看了一些西方的当代艺术的理论,然后来考察水墨的当代性,对他们来说这个好像就变成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他们的当代艺术讨论的都不是一个画种或者一个油画当代性的这些问题。

​《岸边》190x140x75cm 纸浆 水墨上色 2017

  艺术家没有太特殊的地方,虽然每天躲在工作室阴暗的角落画画,但外界社会对自己的影响也是逃不掉的,我想到一个叫“生态位”的一个问题。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会受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创作,是避免不了的。
  市场因素有些人可能会考虑,有些人就考虑的少一点,可能有一些人真的根本就不考虑。以前中国的创作环境,只依赖于体制内,像美协、画院、院校,后来国外的画廊进来,他们也做了好多跟学术相关的事。如果这个艺术家他自己头脑够清楚的话,他当然就可以有经验的应对与外界的对抗关系,能够尽量排斥外界的影响,如果他更加优秀的话,也可能就会引领一个潮流,或者启发别人,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

展厅照片
  展览将从2019年6月29日持续到9月15日
  每日10:00——16:30开馆 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
  壹美美术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等待验证会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